含油废水治理的五个方面
时间:2023-12-15 11:12:18 点击:106次
含油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。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,需要对含油废水进行有效的治理。本文将介绍含油废水治理的五个方面:预处理、隔油处理、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和排放标准。
一、预处理
预处理是含油废水治理的初步,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、油类、有机物等污染物,为后续的处理工序创造有利条件。预处理方法包括:
1.物理方法:沉淀、过滤、吸附等,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。
2.化学方法:混凝、氧化、还原等,可以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,将其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。
二、隔油处理
隔油处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油类进行分离,常用的方法包括:
1.重力分离法:利用油水密度差异,在废水停留时间内形成油水分离。
2.浮选法:向废水中通入空气,形成小气泡,与废水中的油粒粘附在一起,上浮至水面形成油膜,然后进行撇油处理。
3.吸附法: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油类吸附,然后进行回收处理。
三、生物处理
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,常用的方法包括:
1.活性污泥法: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,同时去除部分氨氮和磷等营养物质。
2.生物膜法: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体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,同时去除部分氨氮和磷等营养物质。
3.厌氧生物处理: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无机物。
四、深度处理
深度处理是针对预处理和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。常用的方法包括:
1.化学氧化法:利用强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。
2.膜分离法:利用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、无机离子等物质进行分离和浓缩。
3.氧化法:利用光、电、催化剂等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。
五、排放标准
在含油废水治理后,需要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才能排放到环境中。根据不同的地区,排放标准可能有所不同。一般来说,含油废水的排放标准要求较低,但是对废水中有机物、氨氮、磷等污染物的含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。在制定排放标准时,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能力等因素。
总之,含油废水治理需要经过预处理、隔油处理、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等步骤,从而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才能排放到环境中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,以实现含油废水的有效治理。